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合作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云南教师招聘 > 三支一扶 > 云南三支一扶备考言语理解:了解语句衔接

云南三支一扶备考言语理解:了解语句衔接

2020-02-06 15:26:24

云南教师招聘

  【导读】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的占比较大,考生对言语理解中的词语填空和阅读题比较熟悉,但是我们知道在言语理解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当属语句衔接,什么是语句衔接,题干长的像填空题,但是只有一个空,并且这个空填的是一句话。看起来似乎内容不多,但是为什么称它是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型呢,因为我们没有把握住这类题目的考查特点和解题技巧。这类型的题目需要我们运用到阅读的理解方式,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带大家走进语句衔接。

三支一扶备考言语理解:了解语句衔接

       云南三支一扶备考言语理解:了解语句衔接
 
  一段文字有它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段的核心话题,所以我们虽然填的只是文段的一句话,但是毕竟每一句话都是为了陈述话题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句子和文段的话题一致性。
 
  例1、现在许多学者在讨论“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时,常将其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实际上,在涉及这种超长时段的复杂问题时,现在许多标准的科学验证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意义。但众所周知,历史学家在建构历史时,必须依赖史料之外的东西,而“全球变暖”涉及长时段的气候变迁,文字记载往往十分缺乏,只能通过地质材料间接推测;而且地球不是人类,它的行为和规律,不可能借助“史料之外的东西”来推测。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全球变暖”目前仍然是科学所无法确定的问题
 
  B.将“全球变暖”视为一个历史问题显然是不妥的
 
  C.讨论“全球变暖”比通常的历史学课题难度更大
 
  D.积累丰富准确的地质材料形成证据链很难实现
 
  【解析】在这段文字比较长,我们整体读完主要是在讲全球变暖。文段开头通过“实际上”转折,告诉我们用“科学方法”讨论“全球变暖”是不可取的,又通过“因而”告诉我们应该用“历史角度”看待。“但”字在一次转折,告诉我们构建历史需要借助推测,但是“全球变暖”不能这样推测。文段想表达的就是“全球变暖”这一历史话题,很难去用一般的方式去研究。
 
  我们再来看下选项,A选项主要表达的是文段的第一句话的前半段,没有历史话题这一话。B选项讲的是不应把全球变暖当做历史话题,但是文段讲的是应该当做历史话题,只是一般的不行。所以只有C表达的就是和话题一致。D选项同样没有历史话题。答案是C选项。
 
  话题一致是建立在我们理解文段的基础之上,需要我们对文段的深度理解,要看懂文段,要学会提炼核心的话题,也要同时运用填空题和阅读题的解题技巧。考试的文段有多种,但是解题技巧能帮助我们以一解多,当然话题一致只是我们基本的方式,更进阶的方式中公教育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进一步讲解。
 
  以上就是关于云南三支一扶备考言语理解:了解语句衔接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考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云南教资讯,如云南教师招聘公告、报考指南、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可以及时关注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教师招聘就业推荐 立即填写求职意向

立即提交

云南教师招聘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求职意向

扫一扫填写求职意向

扫码填写云南教师求职意向,为您带来云南江苏岗位推送,填写完成可进入小程序便捷获取更多优质岗位!

微信交流群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3云南教师招聘 http://www.cyz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云南教师招聘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南昌传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 滇ICP备20004213号-13

公网安备53010202001146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