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招聘备考指导《通识杂谈》

云南教师招聘备考指导《通识杂谈》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觉得上大学没有用,大学的学风不好,教授水平不高。所以这种论调说准确些应该是:读国内的大学无用。农村有些人会觉得与其读了四年混混日子出来找不到好工作,不如早点进入工作岗位积累专长。城市里有实力又重教育的家庭则会不远万里,重金投入,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这两种人之外,那些重视教育又没有资本留学的青年就必须在国内的大学里让自己学有所得,说白了就是自学。这并不是说大学的课程必然无用,只是从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自学,特别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比如公务员。
自学就涉及到自学的方案,有的人雄心勃勃,学文史的就抱定经典,最好能在深山幽泉之边隐居起来,啃读古籍,美其名曰打牢基础,然后再去接触新鲜的时代潮流。这是一种前后倒置的做法。事实上,通识是专识的基础,新学是旧学的基础。特别是政治、经济这些学问,尤其重在分析当下时事。习近平在党校讲话时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这里的仕者要为的“学”,其实就是通识。没有通识的人,办事一定会失败。比如王安石,他想借用传统的理念来推行改革,于是注《周礼》,著《字说》,他的文章也傲睨汉唐,这些都表明他称得上是位有专门学问的人。而他的改革之所以推行不下去,其实就是缺少通识,他不曾深入了解当时的世事人情、社会规律,推行的政策不适用,所以失败。
不过,关于到底什么是通识,却有不少误解。比如语文,本来对人的用处一是说话能很好地表达,写文章能言之有物下笔有神。二是看文章能理解其中的意味,古今中外的书籍都能无障碍阅读,获得一种阅读的快乐。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术文章,特别是翻译引进的哲学政经类作品,又长又涩。作者和译者大概是以为文章长就是道理贯通,用语生涩就是道理深刻。其实,长文往往是堆积重复而已,这不能叫做贯通;而那些生僻的词句和古怪的语法,也仅仅是生僻古怪而已,与道理深不深刻毫无关系。
下面举些例子说明怎样求通识:比如学历史,在看往事的时候要对比时事,寻找古今共认的公理。要想快速了解一个时代,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了解那个时代各界的杰出代表,只要把他们生前身后的事迹一一调查透彻,那个时代的其它人就可以看成是这些人物的陪衬了。对比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读中国史,就要注意周边国家,有了全局概念再读本国历史才有根基;而读世界史呢,就要注意中西方历史的比较。再比如学地理,就涉及到一个非常庞大的空间问题,正是在这个空间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历史和其它百科学问。所以地理是包含通识最多的学科,我们讲教育,地理有教育分支;我们论风俗,地理又有风俗分支。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等等,无一不包含在地理范围之内。对地理不敏感的人,只会泛泛地读书上网,却不注意查一下书上网上的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这就建立不起来系统的学问。
其它的比如体育、美术、音乐等,有益于强健体魄、陶治情操、培养情趣,还能形成有条理有秩序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求学的本钱,因此这些也是不能缺少的修习项目,不必多专多精,但要学到适于经常操练的程度,才有用处。
以上是关于云南教师招聘备考指导《通识杂谈》的相关介绍,想获取更多关于云南教师招聘的相关资讯,如云南教师招聘报考指南、招教公告、成绩查询、报名入口,历年真题、备考资料等,敬请关注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www.cyzk.net/)。
【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教师招聘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云南教师招聘 [http://www.cyzk.net/]
关键词: 云南教师招聘 云南教师招聘备考指导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扫一扫填写求职意向
扫码填写云南教师求职意向,为您带来云南江苏岗位推送,填写完成可进入小程序便捷获取更多优质岗位!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中... 2023-05-22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 2023-05-22
- 2022云南文山州砚山县江... 2022-06-20
- 2022云南文山州砚山县乡... 2022-06-20
- 2022云南楚雄技师学院选... 2022-06-16
- 2022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附... 2022-06-10
- 2022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 2022-06-10